以下是检验科医用显微镜的一些应用实例:
病原微生物检测
结核杆菌检测:在检测结核杆菌时,取患者的痰液等标本进行涂片,采用抗酸染色法,如齐尔 - 尼尔森抗酸染色。在正置生物显微镜下,结核杆菌会呈现红色稍弯曲的短棒状,可据此对结核杆菌进行初步识别。利用显微镜摄像头捕获图像,还能进行图像分析,测量结核杆菌的大小、形状等参数,辅助医生诊断结核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也可用于相关科研。
淋球菌检测:对于有尿道脓性分泌物等症状的患者,取脓液标本涂片、干燥、固定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油镜下,若观察到大量脓细胞,且部分脓细胞包浆内有形似双肾或咖啡豆样、坦面相对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结合患者症状和病史,可诊断为淋球菌感染。
真菌检测:如佛山南海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利用荧光显微镜 MF31 - M 进行真菌检测。对于皮肤真菌或妇科分泌物中的真菌,在荧光显微镜的紫外激发光下,真菌会呈现特异荧光,能将组织细胞与病菌高度区分,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真菌,方便分析并出具报告。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
贫血诊断: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和外周血涂片。在骨髓细胞检查中,查看骨髓细胞的增生情况、各系细胞的比例和形态等,如缺铁性贫血可能表现为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减少等;在外周血涂片中,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红细胞体积变小、中心淡染区扩大等,为贫血的类型诊断提供依据。
白血病诊断:骨髓细胞观察是白血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借助生物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可发现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异常,如细胞大小不一、核质比例增大、核仁明显等,还能根据细胞的形态特点对白血病进行分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细胞形态有明显差异,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关键信息。
细胞学检测
肿瘤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取宫颈脱落细胞制成涂片,经巴氏染色等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等。若发现细胞有核增大、核质比例异常、核膜增厚、染色质增多且分布不均等改变,可能提示有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方法。
尿液细胞学检测:对尿液中的细胞进行离心沉淀后涂片观察,可发现是否有异常细胞,如泌尿系统肿瘤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癌细胞,也可观察到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等,了解泌尿系统的病变情况。
免疫相关检测
自身抗体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将患者血清与特定的细胞或组织抗原片孵育,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细胞或组织上出现特异性荧光,提示患者血清中存在相应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等,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免疫细胞分析:如观察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通过特殊的染色方法或流式细胞术结合显微镜分析,可了解 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比例和形态,判断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辅助诊断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