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生物显微镜玻片标本怎样制作才是正确的吗?高等生物由细胞构成,今天的人都知道。细胞和细胞群的改变,与生物体的功能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不过,就是在近代的19世纪中期,距今不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细胞”的概念还不为人们所知。看清细胞结构虽然早一些,但距今也只有200来年。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显微技术帮助人们看清了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结构,开启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爆发式进步的序幕。今天的科研和病理诊断工作中,生物标本一般先经过特定的处理,制成微米级(毫米的千分之一)厚度的样品玻片;然后通过生物显微镜成像,对细胞和细胞群体的结构进行观察分析。这一技术已相当成熟,用途很广,是生物学、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基础性技术。
显微切片成品和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影像(小鼠卵巢)
亲手制作生物标本,并在生物显微镜下看到生物的微观结构,是一件美妙的事。很遗憾,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XIAO教学内容中,几乎不涉及生物显微制片技术;即使在生物学和医学专业,学生也只是大致了解一下这套技术的原理,没有系统的技术培训。因此,非专业人士对显微玻片标本是怎样制作的充满好奇,而专业人员在需要用到显微技术时,往往不得不花费资金和时间,求助于相关的技术公司。即使是生物学和医学专业的研究生,现在一般也不能独立操作做出优良的成品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