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医用显微镜作为疾病诊断与研究的核心工具,能够观察多种类型的生物样品,为病理学家提供关键的形态学依据。其观察的代表样品涵盖组织、细胞、分子及特殊结构四大类,具体如下:
一、组织样本:揭示病变的整体结构
组织样本是病理诊断的基础,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与结构,可判断病变性质(如良性/恶性)、类型(如炎症/肿瘤)及分期(如癌症分期)。
活检组织:如胃黏膜活检、肺穿刺组织,用于早期癌症筛查(如胃癌、肺癌)及炎症性疾病诊断(如胃炎、肺炎)。
手术切除组织:如肿瘤切除标本,通过观察肿瘤边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如手术范围、化疗必要性)。
特殊染色组织:
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辅助肝硬化诊断。
刚果红染色:结合偏光显微镜检测淀粉样蛋白沉积,诊断淀粉样变性病(如心脏淀粉样变)。
天狼星红染色:区分胶原纤维类型(Ⅰ型/Ⅲ型),评估心肌纤维化或肝纤维化修复程度。
二、细胞样本:捕捉微观形态异常
细胞样本通过涂片或离心制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核质比及染色质变化,可识别异常细胞(如癌细胞、炎症细胞)。
体液细胞:
尿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红细胞管型,辅助肾炎诊断。
胸腹水:寻找癌细胞,鉴别恶性胸腔积液(如肺癌转移)与良性积液(如结核性胸膜炎)。
脑脊液:观察淋巴细胞增多,提示病毒性脑膜炎;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性脑膜炎。
穿刺细胞:
宫颈TCT检测:通过液基细胞学技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如CINⅡ-Ⅲ级)。
甲状腺细针穿刺: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如乳头状癌 vs.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三、分子病理样本:定位基因与蛋白表达
结合免疫组化(IHC)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显微镜可观察特定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指导靶向治疗。
免疫组化染色样本:
HER-2蛋白:乳腺癌组织中HER-2过表达提示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治疗敏感性。
ALK融合蛋白:肺腺癌中ALK阳性患者适用克唑替尼等靶向药物。
FISH检测样本:
HER-2基因扩增: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与蛋白过表达一致,是靶向治疗的重要指标。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患者对吉非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敏感。
四、特殊结构样本:辅助疑难病例诊断
部分病变具有独特结构特征,需通过特殊显微镜技术(如偏光显微镜)或染色方法观察。
晶体结构:
尿酸盐结晶:痛风患者关节液或肾组织中可见针状双折射晶体,偏光显微镜下呈强黄色或绿色荧光。
草酸钙结晶:肾结石患者尿液中可见方形或哑铃形晶体,偏光下呈强双折射。
微生物结构:
真菌菌丝:肺组织中可见分支状菌丝,结合PAS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呈红色,辅助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
寄生虫:血涂片中疟原虫滋养体呈环状或阿米巴样,辅助疟疾诊断。
五、术中快速诊断样本:指导手术决策
在手术过程中,病理科通过冷冻切片技术快速制备样本,显微镜下观察病变性质,决定手术范围(如肿瘤切除边界)。
乳腺冷冻切片:术中判断乳腺肿块是否为浸润性癌,避免二次手术。
神经外科肿瘤:区分胶质瘤级别(如低级别 vs. **别),指导是否需扩大切除范围。
病理科医用显微镜通过观察组织、细胞、分子及特殊结构样本,实现了从形态学到分子水平的全面诊断。其应用贯穿疾病筛查、鉴别诊断、治疗指导及预后评估全流程,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微观之眼”。随着技术发展(如数字病理、AI辅助诊断),显微镜的观测效率与准确性持续提升,为**医疗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