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作为临床诊断的核心部门,依托医用显微镜对各类生物样本进行形态学分析,为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及健康评估提供关键依据。从血液常规到组织病理,从微生物鉴定到细胞学筛查,医用显微镜以高分辨率、多模式成像及非破坏性检测能力,深度融入检验全流程。本文将系统解析检验科医用显微镜可检测的样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液样本检测
1. 外周血涂片分析
检测项目:
白细胞(WBC):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评估感染、炎症或血液病(如白血病)。
红细胞(RBC):形态观察(大小、色素、异常结构),诊断贫血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血小板(PLT):数量与聚集状态评估,识别出血性疾病或骨髓增生异常。
技术优势:普通光学显微镜结合瑞氏-吉姆萨染色,清晰显示细胞膜、细胞质及核结构,支持快速初步筛查。
2. 骨髓涂片检测
检测项目:
造血细胞比例: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如急性白血病时原始细胞比例>20%)。
细胞形态学:识别异常细胞(如Auer小体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辅助分型诊断。
技术优势:高倍光学显微镜结合特殊染色(如过碘酸-雪夫反应),**定位糖原、脂质等细胞内成分。
二、尿液与体液样本检测
1. 尿液显微镜检查
检测项目:
红细胞:每高倍视野>3个提示血尿(肾小球肾炎、结石或肿瘤)。
白细胞:>5个/HPF提示尿路感染(如大肠杆菌感染)。
管型与结晶:透明管型(正常)、颗粒管型(肾小球损伤)、尿酸结晶(痛风风险)。
技术优势:普通光学显微镜结合离心处理,快速识别泌尿系统病变,指导抗生素使用。
2. 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测
检测项目:
细胞计数与分类: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提示病毒性脑炎,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性脑膜炎。
肿瘤细胞筛查:浆膜腔积液(如胸水、腹水)中检测癌细胞,辅助肿瘤分期。
技术优势:相差显微镜无需染色即可观察活细胞形态,减少样本处理对细胞结构的破坏。
三、组织病理学样本检测
1. 石蜡切片分析
检测项目:
肿瘤诊断:通过HE染色观察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结合免疫组化(如CK、CD34)确定肿瘤来源与分化程度。
炎症评估:识别慢性胃炎中的幽门螺杆菌、肝炎中的肝细胞坏死与纤维化。
技术优势:高倍光学显微镜结合免疫荧光标记,**定位蛋白表达(如HER2阳性乳腺癌),指导靶向治疗。
2. 冰冻切片快速诊断
检测项目:
术中病理咨询:乳腺肿块切除后10分钟内判断良恶性,指导手术范围。
脑组织活检:快速识别胶质瘤级别,辅助神经外科决策。
技术优势:低温冷冻切片技术保留组织抗原性,支持快速染色与显微观察,缩短诊断时间至15-30分钟。
四、细胞学样本检测
1. 脱落细胞学筛查
检测项目:
宫颈TCT检测: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结合显微镜观察,识别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癌细胞(HSIL)。
痰液细胞学:检测肺癌细胞(如腺癌细胞核大、深染),辅助早期诊断。
技术优势:自动细胞扫描仪结合AI算法,提升低倍镜下异常细胞检出率,减少漏诊。
2. 穿刺细胞学评估
检测项目:
甲状腺细针穿刺:通过显微镜观察滤泡细胞排列与核特征,区分良性结节与乳头状癌。
乳腺肿块穿刺:识别导管内癌细胞簇,避免过度手术。
技术优势:相差显微镜实时观察细胞活性,结合荧光标记(如CK5/6)提高诊断特异性。
五、微生物样本检测
1. 细菌与真菌鉴定
检测项目:
革兰染色:区分革兰阳性(紫色,如葡萄球菌)与阴性菌(红色,如大肠杆菌),指导抗生素选择。
抗酸染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红色杆状),确诊肺结核。
技术优势: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未染色活菌(如梅毒螺旋体),避免染色对形态的干扰。
2. 寄生虫检测
检测项目:
粪便涂片:识别蛔虫卵(椭圆形、有壳)、钩虫卵(薄壳、透明),诊断肠道寄生虫病。
血液涂片:检测疟原虫(环状体、配子体),指导抗疟治疗。
技术优势:荧光显微镜结合DAPI染色,提升微量寄生虫(如间日疟原虫)的检出率。
六、特殊样本检测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筛查
检测项目:
原始细胞比例:骨髓涂片中原始细胞>5%提示MDS,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
细胞遗传学异常: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染色体缺失(如5q-综合征)。
技术优势: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实现三维细胞成像,**量化染色体异常。
2.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检测项目:
干血斑检测: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辅助诊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氨基酸分析:结合色谱-质谱技术,检测苯丙酮尿症(PKU)相关代谢物。
技术优势:微量样本高效处理,支持大规模新生儿筛查,早期干预遗传病。
检验科医用显微镜作为临床诊断的“火眼金睛”,通过多模式成像与**检测,覆盖血液、体液、组织、细胞及微生物全类别样本。从常规筛查到疑难病诊断,从形态学观察到分子标记分析,其技术融合与自动化创新持续推动检验医学发展。随着AI辅助诊断与远程显微技术的普及,医用显微镜必将进一步赋能**医疗,成为守护健康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