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用显微镜的成像效果易受环境因素干扰,以下从环境控制标准、防干扰技术方案及具体措施三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减少这些影响。
环境控制标准
温湿度:当检验检测工作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无特殊要求时,工作环境的温度宜维持在16℃~26℃,相对湿度宜维持在30%~65%;若检验检测工作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有特殊要求,则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地面振动:10Hz频率下振幅应在2μm(峰 - 峰)以下,手放在平台上不应感受到振动。
其他环境条件:实验室的噪音、防潮、防尘、防腐蚀、防磁与屏蔽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检定项目之检定规程和计量标准器具及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室内采光应利于检定工作和计量检测工作的进行。
防干扰技术方案
光学隔离技术:光学显微镜通过照明系统和成像系统的协同工作来实现对小结构样品的观察。照明系统使用人造光源,如灯泡、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器,经聚光透镜收集并整形、过滤后聚焦到样品上;成像系统通过物镜和目镜收集与样品相互作用的光,产生放大图像。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过滤器修改照明光的光谱和偏振,突出样品特征。
电磁屏蔽技术:对于电子显微镜等高精密仪器,要考虑磁场干扰。一般电子显微镜对周围磁场的要求是不大于数十到数百纳特斯拉(峰 - 峰值)。可采用磁屏蔽,使用导磁材料(如低碳钢、硅钢等)提供磁旁路来降低屏蔽体内部的磁通密度,同时尽量增大涡流损耗,使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也可采用主动式消磁器,通过探测器检测磁场的三维场强及其变化,控制器产生连续跟踪的反相电流,反相消磁线圈产生波形和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电磁场将原来的电磁干扰抵消。
自动对焦补偿技术:自动对焦显微镜利用图像对比度或相位补偿技术实时检测并调整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图像对比度法通过实时分析样本图像中的对比度来确定焦距,使用特定算法计算图像中不同部分之间的亮度差异,并调整镜片位置使对比度Z佳;相位补偿法利用光学插入物或改变光路引入与样品相关的相位差,用物理或计算方法评估相位差大小,从而确定焦距,通过与预设的参考相位比较,自动调整焦距直至Z佳焦点。
具体措施
环境监测与记录:由专业人员负责室内温、湿度的记录,有空调和除湿设备的室内不应随便开启门窗,指定专人负责操作空调设备或除湿机,室内温、湿度情况记录由各计量、实验室保存,保存期三年。
设备安装与调试:在安装显微镜前,对场地进行专门检测,若周围环境不符合要求,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或改善。如对于电子显微镜,厂商一般会在安装前对场地进行检测。
日常维护与管理:实验室应保持整齐洁净,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必要清理,定期擦拭仪器设备,设备使用完后将器具及其附件摆放整齐,盖上仪器罩或防尘布,一切用电的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均应切断电源。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零食和存放食物等,非实验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经同意进入的人员在人数上应严格控制,以免引起室内温度、湿度的波动变化。